槽缝法织物硬挺度测试仪测试步骤:
试样制备
尺寸与数量:平行于经(直)向及纬(横)向各取5个尺寸为(100±2)mm×(100±2)mm的代表性试样,确保每块试样不在相同经纬位置。
调湿处理:在GB/T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(温度20±2℃,相对湿度65±2%)下调湿至平衡状态(通常24小时以上)。
正反面标记:明确区分试样正反面,避免测试混淆。
仪器设置
槽缝宽度调整:根据试样厚薄选择槽缝宽度(5.0mm、10.0mm、20.0mm)。若10.0mm无法满足要求(如试样过厚或过薄),可切换至5.0mm或20.0mm。
定距销更换:使用配套定距销固定槽缝宽度,确保允差不超过±0.05mm。
测试头校准:检查板状测试头(长度≥120.0mm,厚度2.00±0.05mm,测口圆弧半径1.00±0.02mm)是否与槽缝两边距离相等(偏差≤0.05mm)。
压入深度设定:设置试样压入深度为(8.0±0.5)mm,行进速度(1.20±0.30)mm/s。
经向测试
正面测试:
将试样正面向上置于试样台,使经向与槽缝垂直,覆盖槽缝。
调整试样位置,使其1/3在槽缝前方,2/3在后方。
归零仪器示值,启动测试头将试样压入槽缝至设定深度后返回。
记录最大力值作为经向正面硬挺度值。
反面测试:
移开试样,沿上边缘翻转180°使反面向上。
重复正面测试步骤,记录反面硬挺度值。
纬向测试
正面测试:
将试样正面向上,顺时针旋转90°使纬向与槽缝垂直。
调整试样位置(1/3前方,2/3后方),归零示值后测试。
记录纬向正面硬挺度值。
反面测试:
移开试样,沿上边缘翻转180°使反面向上。
重复纬向正面测试步骤,记录反面硬挺度值。
重复测试
对剩余4个试样重复上述步骤,共完成经纬向各5个试样、正反面共10次测量。
结果计算
单方向平均值:分别计算经向、纬向各5个试样正面、反面硬挺度值的平均值。
总硬挺度值:将经向和纬向硬挺度平均值之和的2倍作为总硬挺度值,单位为毫牛(mN),按GB/T 8170修约至整数。